慢性乙肝患者身上可否同時帶有免疫作用的抗體? | 香港中文大學-閱肝

慢性乙肝患者身上可否同時帶有免疫作用的抗體?

慢性乙肝患者身上可否同時帶有免疫作用的抗體?

要回答這條問題,便要先了解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」(HBsAg)和「表面抗體」(anti-HBs或HBsAb)在患者與非患者體內的情況。

對乙肝患者而言,無論乙肝病毒正處於休眠或活躍的狀態,他們血液內的「表面抗原」均會呈陽性。

至於曾經接觸過乙肝病毒並自然清除,或曾注射乙肝疫苗的人,他們的「表面抗體」便會呈陽性,代表已經對乙肝病毒產生免疫。

把以上兩段內容換成以下的表格,將較清楚:

乙肝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乙肝病毒表面抗體(anti-HBs或HBsAb)意味
慢性乙肝患者
曾接獨過乙肝病毒,並已自然清除,產生抗體;或曾接種乙肝疫苗

回到原先的問題:乙肝患者體內的表面抗原與抗體,可不可能同時呈陽性?答案是機會甚微,而「表面抗體」很大可能屬「假陽性」,患者並非真的有具保護作用的抗體存在。儘管他們注射疫苗,亦沒有效用。

順帶一提,香港政府自1988年起,為所有初生嬰兒免費注射乙肝疫苗。若屬1988年前出生,從未感染或接觸過乙肝病毒,即表面抗原及抗體均是陰性,便應立即接種乙肝疫苗,以防感染。

一般而言,「表面抗體」濃度若高於10 mIU/ml(即每毫升血清含有高於10毫國際單位的抗體),就有足夠抵抗力對付病毒。近年,亦有臨床研究發現,即使「表面抗體」低於10 mIU/ml,亦有相當的抵抗力,所以加強針並非必要。(了解更多:《乙型肝炎抗體不足!要補打加強疫苗嗎?》

延伸閱讀:了解更多乙肝檢測項目,掌握病情,詳見《解構乙型肝炎報告》

校閱:黃麗虹教授
日期:2017年9月21日

訂閱通訊

如想發表評論請先登入